簡介:11月28日,福建漳州城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凡沛一行蒞臨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就綠色建筑在漳州產業園的落地進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會談吸引了首席專家崔源 ...
立即觀看簡介:11月28日,福建漳州城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凡沛一行蒞臨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就綠色建筑在漳州產業園的落地進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會談吸引了首席專家崔源 ...
立即觀看簡介:【北京】2023年11月24日 - 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關鍵時期,北京中航軍融科技管理中心業務代表王勝利先生蒞臨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綠建進出口產業聯盟,舉行了一 ...
立即觀看簡介:會議背景 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都面臨著產品技術水平、質量水平、企業管理水平、企業創新力等方面的問題,導致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或倒閉的風險,建筑建材類行業也 ...
立即觀看京港視通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手機:17310186555 13611329458 1
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
——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之路
【講述人】
馬振珠,
現任中國建材總院黨委副書記,國檢集團黨委書記、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央企業勞動模范。
2019年10月的第一天是我們偉大祖國70年華誕的大喜之日。此時,神州大地繁華似錦,祖國長空樂曲如潮。但作為國檢人,或許很多人并不知道,同在10月,我們所在的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也將迎來它35歲的生日。35年風雨歷程,到底經歷了多少磨難和冷眼,又獲得了多少成就與榮耀。此時此刻,我們不如細細拈來,摘取記憶中的美好,鎖住過往中的遺憾。讓我們一同,在追憶中認清自己,為開啟中心下一個輝煌40年積蓄力量。
因勢而謀占先機,順勢而為贏主動。中心35年間,之所以實現了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依托的正是祖國改革開放40年的時代背景。
我剛參加工作時所在的企業就是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它是國家科委1984年10月批準建立的國家級測試單位,也是我國建材行業的分析測試服務中心、分析測試方法研究中心和分析測試人員培訓中心。
設立之初,我中心受原國家建材局領導,掛靠在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屬技術基礎型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的分析測試服務范圍,包括:水泥、玻璃、陶瓷、鑄石、耐火材料、房建材料、新型建材及其它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原料和成品的成份分析和結構分析,性能測試,放射性檢測,以及電子計算機的數據處理等任務。
但此時的中心運營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國家在檢驗、測試服務產業上依舊停留在計劃經濟的大背景下,市場對第三方檢驗毫無需求可言,而國家每年的監督抽查工作又任務寥寥。回想起來,有兩年,中心員工年底的工資都是向兄弟單位借來的。
那么,中心如何從“等、靠、要”轉向“闖、改、創”呢?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心的科研、測試、開發都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2001年,中國正值入世(WTO)之際。國家為進一步推動建材裝飾裝修材料生產與銷售向健康規范的方向發展,集中出臺“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及“室內空氣質量”等11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標準一經發布,中心就憑借其自身敏銳的洞察力,及多年來積淀的雄厚的技術能力,成為第一家通過國家認監委計量認證的實驗室,同時也是首批批準通過的29家檢測機構之一。
自此,中心檢驗業務發展進入“快車道”。接連幾年,中心收入、利潤均節節攀升。員工們無不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之中。但時任中心主任的我,清晰地認知到,這樣的發展模式還是遠遠不夠的。對標SGS、BV等國際知名檢驗認證機構,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無一例外的運用了“兼并重組”這一“推進器”,從而實現快速擴張業務領域,提高市場占比,樹立品牌形象的戰略目標。
2005年,以創建民族檢驗認證品牌為使命,中心率先向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以下簡稱“總院”)提出整合和優化總院內部檢測資源、實施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改革方案。總院在國家認監委和中國建材集團的支持下,以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等3家國家級中心為主體,整合了旗下近二十余個國家、行業的檢驗認證資源,成立了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英文簡稱:CTC)。
2006年,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向國家科技部條財司提出變更掛靠代管單位的請示。掛靠單位由總院,變更為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此后,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作為CTC的重要組成部分,與CTC一同實現了從全民所有制企業向國有全資有限責任公司,再向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華麗轉型。最終,于2016年11月9日,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A 股首家“中國”字頭、集檢驗認證為一體的上市公司。我們走過了承載振興民族檢驗認證事業的厚積薄發蝶變升華的路程,而10年間其百倍的增長速度,更是奇跡中的奇跡。
一直以來,我發現更多的人感慨的是中心經營上的突出業績,而忽略了其作為中央國有企業的一部分,在社會發展、國家建設上所擔當的社會責任與貢獻。我常說:“建材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我們建材檢驗認證機構則是保障建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護航艦”。
多年來,中心憑借著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行業內的科技引領,從三峽大壩工程開始、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37個場館的質量把控,再到后來的首都機場T3航站樓、京滬高鐵、北京APEC會議場館、杭州G20峰會、廈門金磚會議、上合分會、北京副中心建設、大興機場等,中心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質量把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心檢測隊伍不斷壯大,從開創之初的3個檢測科室逐漸擴展到如今的9大專業院,人員隊伍擴充至361人,包括教授級高工29人,高級工程師57人,工程師80人,博士15人,碩士97人,管理人員117人,檢測人員244人;實驗室面積近28000平方米,實驗場地面積達20700平方米;擁有主要儀器設備近2000臺套,包括抗靜態荷載試驗儀、疲勞試驗機、隔聲室及聲學測試系統、沖擊吸收及垂直變形測定儀、5m³環境艙、1m³環境艙、60L環境艙、X射線衍射儀、絕熱材料最高使用溫度測試裝置、氙燈老化儀、外墻外保溫耐候性檢測系統、風機盤管檢測系統、幕墻檢測系統、氣質聯用儀、液相色譜儀、γ能譜儀等國外先進檢測設備百余臺套;檢測范圍覆蓋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建筑工程材料、玻璃材料、耐火材料、門窗幕墻、建筑工程結構、散熱器、光伏產品、職業衛生、水質和環境等28個檢測類別,擁有檢驗檢測能力近12000項,可為建設工程、裝飾裝修工程、鐵路及軌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電力工程、工業窯爐、可再生資源、新能源等領域提供日常委托和環境評價等服務。
在科研方面,中心始終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項目為依托,圍繞標準檢驗工作,配備了良好的研發試驗環境和科研裝備,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創新能力逐年提高。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心先后承擔完成了各類科研項目20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獎勵項目60余項;主持、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300余項,其中主持制定并發布先進陶瓷、特種玻璃領域ISO、IEC國際標準9項,是10余個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掛靠單位和中關村標準化試點單位;是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獲授權發明專利7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200余項;先后榮獲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也是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和國家科技條件平臺的重要技術支撐機構,是引領建材檢驗認證行業技術進步的綜合性檢驗認證研發實驗服務創新基地和科技創新平臺。2014年和2017年,中心兩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國家標準研制貢獻指數中,CTC排名全國第四,北京第一;2018年,中心還獲得國家標準貢獻一等獎,是建材行業首次獲得該獎項。
通過回首中心發展的歷程,每個過往都是一份珍貴的回憶,我們通過照片和文字記錄了社會的變遷,企業的變革,并把他們加以珍藏,留給后人,讓其傳承企業的發展,在企業日后的生產運營中發揮積極作用。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的未來,將繼續秉持“公正為本、服務社會”的核心理念,通過前瞻性的科技研發、先進的測試評價技術、健全的管理體系和高效的服務流程,努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專業化創新解決方案和本地化服務,為實施產品創新、產業結構調整,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政府實施產品和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為我國建材行業的產品質量升級、綠色制造、“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向國際著名的檢驗認證機構沖刺,任重而道遠。為建設生態中國、綠色中國、環保中國,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出堅實力量。
—京港視通在線聯合報道